竹节纱生产注意什么问题?纯涤竹节纱12支纯棉竹节纱21支
竹节纱节粗、节长、节距设计
竹节纱的节粗:一般设计为基纱的2倍~3倍,大为6倍。竹节粗度愈大,生产难度愈大,对后加工影响也大。
竹节纱的节长:一般设计≥2 cm,节长愈长愈好纺,愈短愈难纺,特别要考虑竹节纱装置的特性,一般步进电机纺制的竹节,就是设计节长小于1 cm,纺出的竹节也大于2 cm,由于纤维长度一般在2 cm~3 cm,因此竹节愈短,生产难度愈大。确需竹节长度短,就要选用合适的纺制竹节纱装置,所以竹节纱的节长要考虑其装置的特性、纤维长度、竹节粗度和工艺车速惯性的影响。一般伺服电机驱动的竹节纱装置其节长可短;纤维长度长的节长也长;竹节粗度小时,节长可短;工艺车速高,惯性大时,节长也长。
竹节的节距:节距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决定布面竹节排列效果、排列密度及规律。一般设计节距≥2 cm,节距愈短,生产难度愈大。
竹节节距对布面影响大的是竹节在布面形成规律性条纹,即“规斑”疵布,因此设计时应特别注意,对于步进电机前罗拉变速系统纺出的竹节纱装置,其纺出竹节规律为五个竹节为一小循环,每次起头时,递次变更竹节位置,形成二十五个竹节为一大循环,这种形式在布面容易形成“规斑”,因此在设计时要求小循环和大循环的周期长都不能和布幅宽度成倍数或接近倍数关系,一个小循环内五个竹节的节距也不能成倍数或接近倍数关系,而且竹节节距要长短搭配、分散排列,尽量杜绝布面形成“规斑”。当然有梭织机要考虑布幅宽
度和纬缩的影响,无梭布机要考虑布幅宽度、纬缩、毛边纱长度和废边纱长度的影响,另外有梭布机纬纱是一根纬纱循环连续去织造,而无梭布机是每根纬纱剪断后的递次织造,每次竹节的起头都在变化,在设计中需要注意。
在生产中,为了防止节距出现问题,纺纱过程要进行监控,每纺一落纱,起纺时和落纱前,对节距进行检查,发现与工艺设计不符,要检查竹节装置有无问题,并使疵纱不流入下工序。另外由于工艺设定输入参数与实际纺出的节距、节长、节粗是有差异的,因此在设计后先试生产,在布面试织,一是看布面风格和效果,再看是否形成“规斑”,但大面积生产后,由于细纱接头造成竹节周期位置变化及织机各机台幅宽的差异,纬缩、毛边长度、废边纱长度的不同,以及由于纬纱起头竹节位置的变异(断头接头、无梭织机每根纬纱剪断递次喷出竹节位置不同)不能确保在布面不形成“规斑”,在这种情况下,也可微调无梭织机废边纱长度或采取双喷纬纱可“规斑”,同时对纺纱的竹节间距进行调整,以布面“规斑”。
竹节纱的基纱号数与综合号数
竹节纱的公称号数一般以基纱号数冠名,如C 14.5 tex竹节纱是指竹节间距问正常纱的号数,而竹节处的号数要大。实际生产中在前罗拉变速纺竹节时,一般先设定好基纱的高速值和度值纺出正常的基纱号数后再设定低速值等竹节参数来生产竹节纱。
竹节纱的综合号数就是指基纱和竹节纱的综合号数,一般工艺设计和实际纺出的综合号数是有差异的,其不同种类的竹节纱装置纺出竹节纱综合号数的差异大小也是不同的。综合号数是生产中日常控制纺出成纱重量偏差的重要依据,也是竹节纱用棉成本核算的主要指标。有些企业在纺制竹节纱时以基纱号数控制纺出成纱重量偏差,使实际纺出的基纱号数偏轻,可以多织出布的米数。这样对于竹节细而稀的纱尚可,但对于竹节粗而密的竹节纱,会使基纱处太细而造成后加工断头多。
设计综合号数指工艺设计的竹节纱综合号数。是以一定循环内节距和节长与其一定循环内长度的百分比为权数,其对应的基纱和竹节纱号数的加权平均值。
需要指出的是:一定循环的成纱总长度,应以竹节排列规律计算。
对于有规律时为一周期内的循环长度,如五个竹节一小循环时可以五个竹节总长为一循环总长度;对于无规律的,可根据设定的平均节长、节距和粗度倍数来概算。
实际综合号数是实际纺出的竹节纱号数,与工艺设计的综合号数是有差距的,因此日常生产中要按照纱线国家标准规定,日常试验控制成纱实际综合号数达到或接近工艺设计综合号数,其重量偏差批偏控制在±2.5%,月偏控制在±0.5%。
竹节纱生产注意什么问题?纯涤竹节纱12支纯棉竹节纱21支 本文被阅读 1022 次
上一条:精梳纯棉反念纱28支40支粘胶纱45支60支 | 下一条: 精梳纯棉反念纱28支40支高配反念纱20支24支 |